平凡的世界好在哪里,介绍《平凡的世界》这本书
发布:小编
本文目录
介绍《平凡的世界》这本书
在各种图书排行中,《平凡的世界》常常被列入必读排行榜前列,甚至第一位,成为永恒的经典。它被誉为茅盾文学皇冠上的明珠,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,马云,贾平凹曾给予高度评价,清华大学校长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认真阅读此书,所以说此书可以说得上是人生必读之物。《平凡的世界》为什么能在排行榜中长盛不衰呢?
1、奋斗
就像邱校长推荐的一样,这本书是催人上进的。书中的孙少平读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而改变了自己我,这本《平凡的世界》,也改变了无数的青年人。
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,青春是用来改变自己的,不是用来挥霍光阴的。今天的奋斗,才能换来明天的幸福。
2、故乡
黄土高原曾经代表着贫瘠,可那里有我的故乡,那里是我的根。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有出了多久,都有着结故乡深深地眷恋。
在这片土地上,孙家挨过饿、流过汗、有过苦、有过甜,有过泪水,有过欢笑。那是孙少安成功的福地,那是孙少平坚强的后盾。
3、父辈
我们不是冰冷雪花,直接从天上降生到人间。我们性格有着父辈的烙印,我们的前程有着父辈的期盼。孙玉厚老人,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,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,于是,在本就穷困生活中,还要增加孩子们上学的开销,老人宁可每天多去劳作,也要供孩子读书。
因为劳累,腰背弯曲了。但在孩子们的心中,父亲永远是挺立的参天大树,孙少安当上厂长之后,还常常征求老人的意见。
4、手足
在启蒙读物《弟子规》中开宗明义,写道:“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悌,次谨信”,就是说,一个人从小第一要紧的事,是要懂孝悌。孝,是对父母、长辈好;悌,是对兄弟、同辈人好。父母给我们骨肉,把我们养大成人,自然要孝顺。兄弟姊妹,是血浓于水,有快乐的童年时光,有成长的相互照应。
孙少安和孙少平就是这样一对兄弟。
5、孝顺
孝顺是孙家最大的法宝 ,自古也有百善孝当先的说法,孝顺的家庭自有福祐。
6、爱情
因为孙少平读过《红岩》,他知道同学郝红梅名字的寓意,两个人又都是最贫穷的同学,所以能惺惺相惜。在学校里,这还不能叫做爱情,但情窦已初开,美丽的青春已然绽放。
少平终于找到了那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田晓霞,虽然门第不同,但他心中有真诚的爱恋。可两个人还没有共浴爱河之时,田晓霞却因公殉职,这给少平的感情上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金波在西藏痛失心爱的异族姑娘;李向前破镜重圆的婚姻;润生娶了带娃的小寡妇……每一段爱情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。有情有爱,也使得人世间生命不断地延续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好在哪里
令人印象深刻的鲜活人物群像
一部作品的受欢迎,离不开核心人物的成功塑造。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无疑是孙少安、孙少平兄弟俩。
哥哥孙少安从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,是远近闻名的能人。他不畏惧失败,最终成为一名成功致富的奋斗者;弟弟孙少平学习成绩好,渴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。
孙少平有着路遥的影子,也一直被许多人看作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主角。不过,在日前为纪念路遥诞辰七十周年而举行的路遥国际文学研讨会上,评论家李陀提出,孙少安这个形象应该是路遥写得最下功夫、最用力的一个人物形象,也是最丰满、最复杂的。
“路遥在塑造这个人物时非常注意一点:孙少安不但是一个非常刚直的西北汉子,也有柔和的一面。在中国文学人物谱系里,把一个人物写得单纯又复杂,能够这样统一起来、写得这么丰富的,不是很多。”李陀解释。
路遥就是这样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群像,细微之处的人物举止、心理活动……就好像是生活在读者身边的人,读起来代入感极强。这部小说不是简化生活,而是认真地揭示生活的复杂性。
历经苦难仍对生活抱有希望
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:“《平凡的世界》为何如此被人喜欢?”其中一条回答获得了许多赞同:“人生只有经历艰辛,才能看到《平凡的世界》里写的东西。”
小说里确实不乏对“苦难”的描写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说,可以看到,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每个人都经受着苦痛,“甚至双水村外那条叫‘哭咽河’的河流几乎也须臾不离开苦难”
像平凡的世界一样好看的小说
《平凡的世界》推荐理由
1,是励志书,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书。
2,了解中国60年代到80年代那段特殊历史情况。
3,从侧面了解作着是怎么去描述那段具戏剧性的时代。
4,能帮助树立正确爱情观,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。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,全书共三部。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,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,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,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;劳动与爱情、挫折与追求、痛苦与欢乐、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,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。
1991年3月《平凡的世界》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。第一版于1986年12月在文联出版社出版;第二版于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艺于出版社正式发行。
作者简介:
路遥(1949—1992),原名王卫国,中国当代农村作家。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,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;1969年回乡务农。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,其间开始文学创作。大学毕业后,任《陕西文艺》(今为《延河》)编辑。1980年发表《惊心动魄的一幕》,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,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《人生》。
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,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,年仅42岁。
平凡的世界好在哪里?
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是一部大书,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之作。本书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,以主人公孙少平的人生经历为主线,以双水村孙、田、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,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面貌。它再现了1975—1985年间恢宏壮丽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,显示了作家书写中国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雄心壮志。它又是一部情感之作,体现了作家对大地、乡村、农民热烈深沉的爱。

推荐理由:
平凡,是生命的本色,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这个浩瀚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、脆弱、微不足道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在不断地寻找生命的意义。我们相信,一个充满追求的灵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,这种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、深刻思考、透彻理解、不懈抗争。人生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尽管我们不知道前行的路上还有几多风雨泥泞,但我们能做的是有感面对现实,积极改变心态。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,或者我们的生活多么艰辛,都要有一颗火热的心,热爱生活,心怀梦想,脚踏实地,不懈追求,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不平凡的靓丽人生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透漏的是一种坚持,孙少安作为一名生产队队长,心中的坚持是让社员吃饱饭,穿暖衣。受制于当时政策的限制,他努力一次,被打击一次,他尝试一次,被批判一次。他也感受到无助,也经历过绝望。可他在困境中,从未放弃内心的坚持,终于,他等到了,等到了带领大家走向光明之路的机会。大家吃饱穿暖了,他又建砖窑,开砖厂,一心想带领大家走向富裕,他经历过失败,经历过破产,可他依然像之前一样,从未放弃。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展现在是一种不甘与奋进。少平高中毕业,家里费尽心思给他安排在队里当会计,端着铁饭碗拿工分,他没有接受,他不想白白浪费了自己倔强又坚强的青春,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。哥哥让他一起营务砖厂,他不干,他不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,他心有所属,他的心在远方,我想做那个“坐在火车里的人”,即便从一个桥头揽工汉做起,亦或地底下的掏煤工人,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世界,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而且,他的前方也不止于此。
以上就是关于平凡的世界好在哪里,介绍《平凡的世界》这本书的全部内容,以及平凡的世界好在哪里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推酷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350149276@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